2010/02/04

股票的技術分析

轉貼:發達總經理 culin123 2360當12月25日72、7,最低跌到56元(山大看空)3504,12月15日收237,他是看多的,最多漲到321元(有準吧)我要說的只是簡單觀念.希望大家都能看懂..1.選2360看多者.我相信你今年做股票普普通通.赚少賠多..是不是這樣阿...2.選3504看多者.我相信你做股票是普囉級的高手.贏錢大過輸錢..3.2360.下星期下跌的機會粉大.為什麼以後會交代.這隻粉適合當沖.會當沖的人都看得懂.4.3504.下星期會先上在小拉回再上.肯定再創新高給你看.指標保證過前高.過高必有新高價.明年沒400肯定也有350..這句話記起來以後印證..5.人家不是常說沒知識也要常看電視.2360.是做車用材料跟電池.3504.是做微型投影..試想一下.這個產業從無到有.會有多大商機...6.明天說觀念.我會把我整套觀念跟邏輯思考.跟各位分享..7.還有阿.股票分析只是要提升賺錢的機率.沒有絕對穩贏的.真正要穩贏只有神明跟明天才會知道..第二集1、買股一定要買一些有價有量的股票.2.盡量不要去買交易量少的股要.至少要有1000張以上的免得情勢反轉連跑都跑不掉.3.買賣股票最好是找買的到也出的掉的股票.買了要能吃能睡又能賺錢.讓你連做夢也會笑.4.既然釣魚是休閒娛樂.是有錢又有閒的活動.那也就是說你也要有一份正職的工作.5.做股票不能把它當成正職.縱使股票賺的比正職薪水多.沒工作只做股票你會覺得每一天過的粉空虛.總是缺少那麼一點真實感.6.千萬.千萬.不要拿買命錢來做股票.你還沒買已經輸一變.因為你沒輸的本錢.7.做股票一定要有輸錢的決心.輸錢是賺錢的開始.因為錢出去幫你交朋友.改天會帶朋友回來.8.還有阿.有些人買股好像在買菜.不知不覺就買一籃子的股票.買了又不會賣.放冰箱把菜冰到...
read more...

2010/02/03

量價關係九大原則

量價關係九大原則--正確看待股價 把握市場走  1.價格隨著成交量遞增而上漲,表示股價將繼續上昇。   2.在一輪漲勢中,股價隨著遞增的成交量而上漲,突破前一波高峰,創下新高價,繼續上漲,但此輪股價上漲的整個成交量水準卻低於前-輪上漲的成交量水準,即價格突破創新,而成交 量則未創新水準,那麼此輪漲勢令人懷疑,往往是股價趨勢的反轉信號。   3.股價隨著成交量遞減而回昇,這說明股價上昇缺乏原動力,上昇趨勢很有可能反轉。   4.股價隨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漲,漸漸地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昇的噴出,成交量也急劇增加,股價暴漲。緊隨著這輪走勢,隨後就是成交量大幅度萎縮,同時股價急劇下跌。這表明漲勢已到盡頭,上昇乏力,趨勢有反轉的跡像。而反轉的程度或幅度將取決於前一波漲勢的幅度及交易量擴增的幅度。   5.股價走勢因交易量遞增而上漲,是十分正常的現像,並沒有暗示趨勢反轉的信號。...
read more...

三關價

三關價之運用利用三關價判斷支撐與壓力與篩選作多作空的股票但用三關價,只是參考的一種工具,不是絕對的,可是總比沒有依據亂進出的好 三關價之運用範圍很廣,也很好用期指(加權)與各股皆可使用,或是利用期指(加權)來判斷隔天的趨勢,進而運用到各股瞭解支撐壓力所在,以此做為進出之依據,只要熟能生巧,自會運用自如,多空策略擬定 (一)收盤在中關以上,屬強勢,多方為宜,是紅燈,中關價是支撐,上關價是壓力(二)收盤在中關以下,屬弱勢,空方為宜,是綠燈,中關價是壓力,下關價是支撐(三)未出現轉變前,操作策略不變。 ◎紅燈是有收上中關價,綠燈是沒收上中關價區間落點研判法:(一)收盤在上關之上:明日以中關以上觀察,高點不預設,但考慮實際波幅的應用,下關理論上不會出現。 (二)收盤在上關與中關之間:明日以上關與中關間觀察,下關出現機率小。...
read more...

2010/02/01

5480統盟大股東志超持股近7成

5480統盟大股東志超持股近7成1-EPS2.4全年3-3.5 元2-統盟其母公司國內最大TFT-LCD光電板供應商志超獨霸台灣市場市超過五成(50%之上)客戶涵蓋Samsung、LG、友達、SHARP、群創、華映、彩晶、海爾、SONY、台表科、Bokwang、UGT、JME、USI、JISOO、CENTRON、環隆等所有跟面板相關的領導級廠商皆有合作關係!志超預期今年底OR明年初即可順利掛牌連同持股五成50%的子公司統盟將攻佔整個市場其中統盟將受惠,且志超營收已連續4個月一路改寫歷史新高,不管是台灣廠或是大陸廠連同子公司的產能全部塞爆(5480統盟營收、獲利更是程倍數翻揚兩岸產能亦全面塞爆)交貨期拉長至4-5週,訂單已塞至明年首季代表至明年其營收、獲利皆還會有更亮眼的成積之下股價勢必一飛沖天!5480統盟減資之後重新出發營連逐季加溫首季大好、轉虧為盈、獲利大躍進從大虧至獲利...
read more...